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
Zhuhai Hema medical instrument co., LTD

【公司资讯】小身体大能量,冲击波再传新喜讯!
来源: | 作者:zhuhaiheima | 发布时间: 2021-10-13 | 2097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2021年8月,北京市医疗保障局、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京医保发[2021]23号文件,文件中对物理治疗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规范调整,其中,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被纳入甲类医保服务项目。



冲击波是一种起效快、疗效确切、治疗时间短、无创的非侵入式治疗手段。与传统光疗、电疗、磁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方法不同,体外冲击波疗法特有的精准靶向特性和生物学效益,具有疗效显著、并发症少、治疗风险低于外科手术等优势,已经发展成一种全新的无创性治疗方式,被应用于骨科、运动医学、康复、疼痛等领域,颠覆传统治疗模式,甚至取代部分手术治疗,被誉为“不流血的手术刀”。


2019年,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邢更彦教授呼吁,发展运动医学事业,推动冲击波医疗技术纳入医保范畴,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、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,服务国家健康战略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,邢更彦教授便率领团队开展难治性骨肌疾病研究,他是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开创者,不断尝试冲击波多领域应用,制定中国冲击波医学专家共识和出版冲击波医学著作;他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到国际舞台上演讲中国冲击波医学,带领团队通过激烈的竞争,最终成功获得2019年国际冲击波会议在中国举办权。


改革开放40年来,冲击波的医学发展与时代发展密切关联,离不开社会发展需求的牵引,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开放引导。2016年10月18日,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公布了《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(2016年版)的通知》,新《指南》指出了“冲击波技术”为疼痛科建设必备的“关键医疗技术”,为冲击波医疗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关键一步。此次北京市医保局就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纳入甲类医保,预示着此项技术将会在全国大范围实行甲类医保报销。冲击波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迎来了“新机遇”,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患者接受。老百姓便可广泛享受冲击波医疗技术的普惠,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。



冲击波在康复领域的应用


一、骨组织疾病

如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、成人股骨头坏死、膝骨关节炎、应力性骨折等


二、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

如钙化性冈上肌腱炎、肱骨外上髁炎、足底筋膜炎、跟腱炎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、肩周炎、肩峰下滑囊炎、髌前滑囊炎、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等


三、其他骨骼肌肉功能障碍

如脑卒中后肌痉挛、肌筋膜炎、激痛点等


四、其他领域应用

如淋巴水肿、慢性盆腔疼痛、皮肤溃疡、软化瘢痕、冲击波结合经络穴位治疗、冲击波结合小针刀治疗等



冲击波的治疗案例


1. 肩周炎
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,俗称凝肩、五十肩,肩部逐渐产生疼痛,夜间为甚,逐渐加重,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。临床表现主要为肩痛、压痛、怕冷、痉挛及钙化。

治疗参数 >




左:治疗前 右:治疗后


2. 肩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

长期的摩擦或过度活动可引起腱鞘充血、水肿、增厚,造成腱鞘滑膜层急性水肿或慢性损伤性炎症,从而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功能发生障碍。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肩部疼痛、压痛明显、肩关节活动受限等。

治疗参数 >



左:治疗前 右:治疗后

治疗前 > 患者肩前屈疼痛、伴前屈、外展、内旋活动受限。

治疗后 >三次冲击波后,患者活动度明显提高。


3. 肱骨外上髁炎(网球肘)

肱骨外上髁炎时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疼痛。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。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感觉酸胀不适甚至疼痛,不愿活动。

治疗参数>
部位:巩固外上髁压痛点及前臂刺激痛点
剂量:(H20治疗头 1.5-2.0bar  8-10Hz  1500-2000次)治疗3-5次





上:治疗前 下:治疗后


治疗前 > 患者左肘外侧和前臂外侧疼痛数月,握拳和腕背伸时疼痛加重。
治疗后 > 疼痛感明显减轻,主动活动较前轻松。

4. 足底筋膜炎

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。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,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,且持续存在,有时会放射到足掌前面。

治疗参数 >
部位:足底部压痛点
剂量:(R15治疗头  1.5-2.5bar  8-10Hz  1500-3500次)治疗3-5次